七月 2013

2013年7月28日星期日

一些印刷知识,方便大家提升图片出品的把控力


印前知识之菲林、网线和网角 
菲林和你平时拍摄黑白照片、X光时拿到的底片、X光片差不多,只不过菲林是挂了网的,也就是底片X光片是连续影调,菲林的影调是由不同大小的点来组成的。印刷用的菲林大多由CMYK四张(专色:每一色一张),也就是我们PS在CMYK的各通道里面所见到的影调。 
网线——通常指输出菲林时每平方英寸要挂网的数量,我们常用的有175目和200目。 
我们在用的网线大都是调幅网,也就是网点中心点的间距是一样。还有一种是调频网,调频网是RIP挂网时按影调的深浅不同来分配网点间距离和大小。 
我们常用的是菱形网点、圆形网点。还有是线形的、椭圆形的等。 
按不同的印刷要求所挂网目数也不一样。目数越高对印刷机及PS版等印刷材料的要求越高,印出来的印品质量也就越好。 
用高目数的菲林在低质量的机器上印会发生并网现象,也就是90%左右密度(暗部层次)部分会连成一片(变成实地),这样印品暗部也就损失了层次。 
网角——就是网点的排列方向。我们常用的网角是C15度、M75度、Y0度、K45度。网角的合理排列是经过许多先人实践后总结出来的,网角这间的角度要大于20度以上,这样才不会出现撞网现象。平时只有在印品中出现龟纹之类问题时才去调整网角。 
另外一点非常重要,好多朋友以为在PS里面的精度越高印品就会越好。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。印品的好坏不完全取决图片的精度,而是在印刷工艺的每一道环节。精度只要能达到要求就够了。最合理的PS精度,就印品而言是挂网目数的1.5----2倍。还有一种是新手不太熟悉的,就是激光照排机的精度(输出精度)和你所做的PS精度的关系。 
绝大部分输出公司激光照排机输出精度是2400DPI,而同一台机子有1200---3600DPI不同档数,输出精度越高,输出的网点边缘也就越好(俗话称光滑)速度也就越慢。为什么激光照排机有那么高的精度输出而我们PS里面只要300--400DPI就够了呢? 
这里向大家说明一点:你文件里面所做的1个像素激光照排机可生成8个像素,也就是1:8。这下你可自己算一下你所要做的图片精度应该是多少了。前提是激光照排机是2400DPI输出的,2400÷8=300本人建议用350DPI挂175线网目是没问题的,挂200目用350--400DPI(但激光照排机输出最好用3600DPI,输出中心会用这个输出吗???)。 


CorelDraw 印刷输出注意事项 

一、字体问题    
①某些字体库描述方法不同,笔画交叠部分输出后会出透叠,要小心!    
②包含中英文特殊字符的段落文本容易出问题,如“■,@,★,○”等。    
③使用新标准的 GBK 字库来解决偏僻字丢失的问题。    
④笔画太细的字体,最好不要使用多于3色的混叠,如(C10 M30 Y80)等,同理,也不适用于深色底反白色字。避免不了的状况下,需要给反白字勾边,适用底色近似色或者某一印刷单色(通常是黑K)。    

二、渐变的问题    
①常见的问题是这样:如 红色→黑色 的渐变, 
设置错误: (M100→K100)中间会很难看!    
正确的设置应该是这样:(M100 → M100 K100) 
仔细分析一下就明白了,其他情况类推。    
②透明渐变,是适用于网络图形的办法,灰度图也可,但完稿输出不可以,因为其空间混合模式为RGB,屏幕混合色彩同印刷CMYK差异太大,切切注意。 ③黑色部分的渐变不要太低阶,如 5% 黑色,由于输出时有黑色叠印选项,低于10%的黑色通常使用的替代而不是叠印,导致出问题,同样,使用纯浅色黑也要小心。    

三、图片问题    
①关于psd文件,有一点注意,就是你导入它后不要再做任何“破坏性操作”,比如:旋转,镜像,倾斜等,由于它的透明蒙版的关系,输出后会产生破碎图。    
②还是蒙版,在coreldraw中使用也要小心些,必要时候还不如采取“置入容器”方法比较保险。    
③分辨率和重新取样 
不要在corel中做这个,“转换为位图” 的确方便,但损失的是色彩还原,要专业点,在ps中做好拿来。    
④色彩模式,不要怪我罗嗦,这个就是老手也有错手过。   
所有图片必须是 cmyk 或者 灰度和单色bitmap图,否则不能输出。

CorelDRAW快捷键大全


显示导航窗口(Navigator window) 【N】 
运行 Visual Basic 应用程序的编辑器 【Alt】+【F11】 
保存当前的图形 【Ctrl】+【S】 
打开编辑文本对话框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T】 
擦除图形的一部分或将一个对象分为两个封闭路径 【X】 
撤消上一次的操作 【Ctrl】+【Z】 
撤消上一次的操作 【Alt】+【Backspase】 
垂直定距对齐选择对象的中心 【Shift】+【A】 
垂直分散对齐选择对象的中心 【Shift】+【C】 
垂直对齐选择对象的中心 【C】 
将文本更改为垂直排布(切换式) 【Ctrl】+【.】 
打开一个已有绘图文档 【Ctrl】+【O】 
打印当前的图形 【Ctrl】+【P】 
打开“大小工具卷帘” 【Alt】+【F10】 
运行缩放动作然后返回前一个工具 【F2】 
运行缩放动作然后返回前一个工具 【Z】 
导出文本或对象到另一种格式 【Ctrl】+【E】 
导入文本或对象 【Ctrl】+【I】 
发送选择的对象到后面 【Shift】+【B】 
将选择的对象放置到后面 【Shift】+【PageDown】 
发送选择的对象到前面 【Shift】+【T】 
将选择的对象放置到前面 【Shift】+【PageUp】 
发送选择的对象到右面 【Shift】+【R】 
发送选择的对象到左面 【Shift】+【L】 
将文本对齐基线 【Alt】+【F12】 
将对象与网格对齐 (切换) 【Ctrl】+【Y】 
对齐选择对象的中心到页中心 【P】 
绘制对称多边形 【Y】 
拆分选择的对象 【Ctrl】+【K】 
将选择对象的分散对齐舞台水平中心 【Shift】+【P】 
将选择对象的分散对齐页面水平中心 【Shift】+【E】 
打开“封套工具卷帘” 【Ctrl】+【F7】 
打开“符号和特殊字符工具卷帘” 【Ctrl】+【F11】 
复制选定的项目到剪贴板 【Ctrl】+【C】 
复制选定的项目到剪贴板 【Ctrl】+【Ins】 
设置文本属性的格式 【Ctrl】+【T】 
恢复上一次的“撤消”操作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Z】 
剪切选定对象并将它放置在“剪贴板”中 【Ctrl】+【X】 
剪切选定对象并将它放置在“剪贴板”中 【Shift】+【Del】 
将字体大小减小为上一个字体大小设置。 【Ctrl】+小键盘【2】 
将渐变填充应用到对象 【F11】 
结合选择的对象 【Ctrl】+【L】 
绘制矩形;双击该工具便可创建页框 【F6】 
打开“轮廓笔”对话框 【F12】 
打开“轮廓图工具卷帘” 【Ctrl】+【F9】 
绘制螺旋形;双击该工具打开“选项”对话框的“工具框”标签 【A】 
启动“拼写检查器”;检查选定文本的拼写 【Ctrl】+【F12】 
在当前工具和挑选工具之间切换 【Ctrl】+【Space】 
取消选择对象或对象群组所组成的群组 【Ctrl】+【U】 
显示绘图的全屏预览 【F9】 
将选择的对象组成群组 【Ctrl】+【G】 
删除选定的对象 【Del】 
将选择对象上对齐 【T】 
将字体大小减小为字体大小列表中上一个可用设置 【Ctrl】+小键盘【4】 
转到上一页 【PageUp】 
将镜头相对于绘画上移 【Alt】+【↑】 
生成“属性栏”并对准可被标记的第一个可视项 【Ctrl】+【Backspase】 
打开“视图管理器工具卷帘” 【Ctrl】+【F2】 
在最近使用的两种视图质量间进行切换 【Shift】+【F9】 
用“手绘”模式绘制线条和曲线 【F5】 
使用该工具通过单击及拖动来平移绘图 【H】 
按当前选项或工具显示对象或工具的属性 【Alt】+【Backspase】 
刷新当前的绘图窗口 【Ctrl】+【W】 
水平对齐选择对象的中心 【E】 
将文本排列改为水平方向 【Ctrl】+【,】 
打开“缩放工具卷帘” 【Alt】+【F9】 
缩放全部的对象到最大 【F4】 
缩放选定的对象到最大 【Shift】+【F2】 
缩小绘图中的图形 【F3】 
将填充添加到对象;单击并拖动对象实现喷泉式填充 【G】 
打开“透镜工具卷帘” 【Alt】+【F3】 
打开“图形和文本样式工具卷帘” 【Ctrl】+【F5】 
退出 CorelDRAW 并提示保存活动绘图 【Alt】+【F4】 
绘制椭圆形和圆形 【F7】 
绘制矩形组 【D】 
将对象转换成网状填充对象 【M】 
打开“位置工具卷帘” 【Alt】+【F7】 
添加文本(单击添加“美术字”;拖动添加“段落文本”) 【F8】 
将选择对象下对齐 【B】 
将字体大小增加为字体大小列表中的下一个设置 【Ctrl】+小键盘6 
转到下一页 【PageDown】 
将镜头相对于绘画下移 【Alt】+【↓】 
包含指定线性标注线属性的功能 【Alt】+【F2】 
添加/移除文本对象的项目符号 (切换) 【Ctrl】+M 
将选定对象按照对象的堆栈顺序放置到向后一个位置 【Ctrl】+【PageDown】 
将选定对象按照对象的堆栈顺序放置到向前一个位置 【Ctrl】+【PageUp】 
使用“超微调”因子向上微调对象 【Shift】+【↑】 
向上微调对象 【↑】 
使用“细微调”因子向上微调对象 【Ctrl】+【↑】 
使用“超微调”因子向下微调对象 【Shift】+【↓】 
向下微调对象 【↓】 
使用“细微调”因子向下微调对象 【Ctrl】+【↓】 
使用“超微调”因子向右微调对象 【Shift】+【←】 
向右微调对象 【←】 
使用“细微调”因子向右微调对象 【Ctrl】+【←】 
使用“超微调”因子向左微调对象 【Shift】+【→】 
向左微调对象 【→】 
使用“细微调”因子向左微调对象 【Ctrl】+【→】 
创建新绘图文档 【Ctrl】+【N】 
编辑对象的节点;双击该工具打开“节点编辑卷帘窗” 【F10】 
打开“旋转工具卷帘” 【Alt】+【F8】 
打开设置 CorelDRAW 选项的对话框 【Ctrl】+【J】 
  【Ctrl】+【A】 
打开“轮廓颜色”对话框 【Shift】+【F12】 
给对象应用均匀填充 【Shift】+【F11】 
显示整个可打印页面 【Shift】+【F4】 
将选择对象右对齐 【R】 
将镜头相对于绘画右移 【Alt】+【←】 
再制选定对象并以指定的距离偏移 【Ctrl】+【D】 
将字体大小增加为下一个字体大小设置。 【Ctrl】+小键盘【8】 
将“剪贴板”的内容粘贴到绘图中 【Ctrl】+【V】 
将“剪贴板”的内容粘贴到绘图中 【Shift】+【Ins】 
启动“这是什么?”帮助 【Shift】+【F1】 
重复上一次操作 【Ctrl】+【R】 
转换美术字为段落文本或反过来转换 【Ctrl】+【F8】 
将选择的对象转换成曲线 【Ctrl】+【Q】 
将轮廓转换成对象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Q】 
使用固定宽度、压力感应、书法式或预置的“自然笔”样式来绘制曲线 【I】 
左对齐选定的对象 【L】 
将镜头相对于绘画左移 【Alt】+【→】 

文本编辑 
  
显示所有可用/活动的 HTML 字体大小的列表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H】 
将文本对齐方式更改为不对齐 【Ctrl】+【N】 
在绘画中查找指定的文本 【Alt】+【F3】 
更改文本样式为粗体 【Ctrl】+【B】 
将文本对齐方式更改为行宽的范围内分散文字 【Ctrl】+【H】 
更改选择文本的大小写 【Shift】+【F3】 
将字体大小减小为上一个字体大小设置。 【Ctrl】+小键盘【2】 
将文本对齐方式更改为居中对齐 【Ctrl】+【E】 
将文本对齐方式更改为两端对齐 【Ctrl】+【J】 
将所有文本字符更改为小型大写字符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K】 
删除文本插入记号右边的字 【Ctrl】+【Del】 
删除文本插入记号右边的字符 【Del】 
将字体大小减小为字体大小列表中上一个可用设置 【Ctrl】+小键盘【4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上移动一个段落 【Ctrl】+【↑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上移动一个文本框 【PageUp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上移动一行 【↑】 
添加/移除文本对象的首字下沉格式 (切换)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D】 
选定“文本”标签,打开“选项”对话框 【Ctrl】+【F10】 
更改文本样式为带下划线样式 【Ctrl】+【U】 
将字体大小增加为字体大小列表中的下一个设置 【Ctrl】+小键盘【6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下移动一个段落 【Ctrl】+【↓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下移动一个文本框 【PageDown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下移动一行 【↓】 
显示非打印字符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C】 
向上选择一段文本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↑】 
向上选择一个文本框 【Shift】+【PageUp】 
向上选择一行文本 【Shift】+【↑】 

向上选择一段文本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↑】 
向上选择一个文本框 【Shift】+【PageUp】 
向上选择一行文本 【Shift】+【↑】 
向下选择一段文本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↓】 
向下选择一个文本框 【Shift】+【PageDown】 
向下选择一行文本 【Shift】+【↓】 
更改文本样式为斜体 【Ctrl】+【I】 
选择文本结尾的文本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PageDown】 
选择文本开始的文本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PageUp】 
选择文本框开始的文本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Home】 
选择文本框结尾的文本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End】 
选择行首的文本 【Shift】+【Home】 
选择行尾的文本 【Shift】+【End】 
选择文本插入记号右边的字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←】 
选择文本插入记号右边的字符 【Shift】+【←】 
选择文本插入记号左边的字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→】 
选择文本插入记号左边的字符 【Shift】+【→】 
显示所有绘画样式的列表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S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移动到文本开头 【Ctrl】+【PageUp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移动到文本框结尾 【Ctrl】+End 
将文本插入记号移动到文本框开头 【Ctrl】+【Home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移动到行首 【Home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移动到行尾 【End】 
移动文本插入记号到文本结尾 【Ctrl】+【PageDown】 
将文本对齐方式更改为右对齐 【Ctrl】+【R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右移动一个字 【Ctrl】+【←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【←】 
将字体大小增加为下一个字体大小设置。 【Ctrl】+小键盘【8】 
显示所有可用/活动字体粗细的列表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W】 
显示一包含所有可用/活动字体尺寸的列表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P】 
显示一包含所有可用/活动字体的列表 【Ctrl】+【Shift】+【F】 
将文本对齐方式更改为左对齐 【Ctrl】+【L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左移动一个字 【Ctrl】+【→】 
将文本插入记号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【→】 

通过Adobe CMM校正CorelDR...


通过在CoreDRAW X4中调用Adobe CMM颜色配置文件,可以将CorelDRAW X4与photoshop颜色完美匹配。特别感谢作者“auan”分享教程,感谢“miaozi”提供信息。

① 下载Adobe CMM,然后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中。

adobecmm.rar(本地直接下载)

② 打开CorelDRAW X4,执行【工具】│【颜色管理】菜单命令,打开“颜色管理”对话框,点击中间位置的三原色,可打开颜色引擎,选择“adobeCMM”。

③ 其他设置请参考下图。

④ 如果没有Japan-Color 2001 Coated文件,可直接调用photoshop中的该文件。打开photoshop,执行【编辑】│【颜色设置】菜单命令,打开颜色设置对话框,在默认的“日本常规用途2”中“CMYK”选项中,选择“存储CMYK”,然后打开CorelDRAW,调用即可。

⑤ 完成设置后,我们看看对比图。我分别在photoshop和coreldraw里面绘制好图形,然后在CorelDRAW中导出CMYK图片,在photoshop里面打开,对比效果如下图所示。

* 上图浮动窗口中的图片为CorelDRAW中导出的CMYK图片格式。

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

15 个一定要会的 Windows7 快捷键


 15 个一定要会的 Windows7 快捷键

任何的操作系统、软件、游戏,只有熟练使用快捷键,才能最大效率的工作、娱乐,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在一台机器上,这是不行的。快捷键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快速,还能感受到机器带来的快感。很难想象一个不用键盘的魔兽争霸玩家。@Appinn

via GuidingTech

1. Ctrl + Shift + N � 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

你需要在文件夹窗口中按 Ctrl + Shift + N 才行,在 Chrome 中是打开隐身窗口的快捷键。

2. Ctrl + Shift + 左键 用管理员权限打开程序 (Ctrl+Shift+Click to Open a Program As Administrator)

有些程序,需要右键选择 Windows7 的管理员权限才可以正常运行,而这个蛋疼的快捷键我没有测试成功,@sfufoet 在受限制帐户下测试的软件 AirVideoServer 可以在 Touch 上成功连接 AirVideoServer 并播放视频。

3. Shift+ 鼠标右键增强版右键发送到

右键发送到 是一个很常用的功能,一般情况下可以发送到:桌面快捷方式、邮件联系人、压缩文档、移动设备等等。而通过 Shift+ 鼠标右键 的发送到,增加了 Windows7 个人文件夹内的所有内容,包括:我的文档、我的照片、我的音乐、桌面等等

4. Shift + 右键在当前文件夹用命令行打开。

开始 > 运行 > cmd 就是命令行界面,传说中的 DOS 命令。最常用的可能就是 ping 了吧?用命令行来修改文件扩展名也是好办法,ren name.txt name.bat 就可以把一个文本文件改成批处理文件了。而 Shift + 右键 在当前文件夹用命令行打开的作用就是不用频繁的 cd 打开各级文件夹了。

5. Win + 空格闪现桌面

效果与鼠标停留在任务栏最右端相同,松开 Win 键即恢复窗口。恩,你可以用来看看桌面背景的美女。

6. Win+ ///移动当前激活窗口

其中,Win +/ 为移动窗口到屏幕两边,占半屏,Win + 为最大化当前窗口,下为恢复当前窗口

7. 针对双显示器: Win + Shift + 移动当前窗口到左边的显示器上

针对让人羡慕的双显示器,可以很方便的移动当前窗口到另外一个显示器上,比如把视频窗口移到一边去,还可以继续上网。

8. 针对双显示器: Win + Shift + 移动当前窗口到右边的显示器上

我认为是老外为了凑数才把这个快捷键单独列出来的。

9. Win + T � 显示任务栏窗口微缩图并回车切换

多按几次 T 可以在不同的任务栏窗口中显示,回车则切换。很方便的快捷键。切换窗口还可以用 Win + Tab

 

0ea57e5eh79b99020900c&690.jpg (197 KB)

https://mega.co.nz/#!lt803JTC!L1eiOkFlzUiVFsmDHdpznDxA7jMeJDBmgwBeX3Hhj-c

 

10. Shift + 左键 在任务栏对已打开的程序/文件夹再打开一次

话比较绕,比如你对着任务栏里的 Chrome Shift + 左键 则会新打开一个窗口。而对着记事本按也会再打开一个记事本。

11. Win + B � 移动光标到系统托盘

针对键盘爱好者,不需要在狂按 TAB 键才切换到系统托盘了。Win + B 直达托盘,之后就可以用方向键控制了,也可以控制时间区域。

12. Win + P � 在显示器与投影间相互切换

13. Win + 1, Win + 2 � 在任务栏中快速切换程序

任务栏从左到右 123,快速切换用的。对当前窗口的作用是最小化,另外一个最小化快捷键是 Win + M

14. Win + Pause � 打开系统属性

通过开始菜单 > 计算机右键属性,是一个东西

15. Ctrl + Shift + Esc 快速打开 Windows 任务管理器

俗话说最好的留在最后,自从升级 Windows7 后,想调用任务管理器,需要先Ctrl + Alt + Del 标准快捷键,再点击任务管理器,并且屏幕还会被锁定。而今天才知道的 Ctrl + Shift + Esc 让我泪流满面啊。。。

 

源文档 <http://www.appinn.com/windows-7-15-keyboard-shortcut/>

 

已使用 Microsoft OneNote 2013 创建。

在win7里面建立虚拟wifi


 win7里面建立虚拟wifi

2013218

开启windows7的隐藏功能:虚拟WiFiSoftAP(即虚拟无线AP),就可以让电脑变成无线路由器,实现共享上网。

运行以下命令启用虚拟无线网卡,

依次打开【开始菜单】>【运行】输入 [cmd ]点确定。

打开命令提示符后,在命令提示符窗口里输入[ netsh wlan set hostednetwork mode=allow ssid=WYJ-PC key=wyj6889692 ]点回车。

完成后依次打开【网络和共享中心】>【更改适配器设置】>【网络连接】此时可以看到多出了一个网卡为"Microsoft Virtual WiFi Miniport Adapter"无线网络连接2(即刚虚拟出来的无线网络连接),此时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。

右键单击"已连接到Internet"  的网络连接(如果是通过有线宽带上网的,则右键宽带连接,如果你是通过无线网卡连接到 Internet 的,那就右键无线网络连接),选择"属性",切换到"共享"选项卡,选择 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 Internet连接来连接(N)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刚刚创建的无线网络连接2(即刚虚拟出来的无线网络连接),确定之后,提供共享的网卡图标旁会出现【共享的】标志,表示Internet已共享至虚拟无线网卡了。

继续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以下命令: 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 即可开启我们之前设置好的无线网络 。至此,虚拟无线WiFi的红叉叉消失,WiFi基站已组建好,主机设置完毕。此时,笔记本、带WiFi模块的手机等子机搜索到无线网络wifi,输入密码1234567890,就能共享上网啦!

把这些资料保存到记事本,以后每次开机打开【运行】输入一次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 即可开启我们之前设置好的无线网络。同理,将 start 改为 stop 即可关闭该无线网,show:显示无线网络信息。另外,还有一种 [开启无线网络] 的方法,也就是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。打开[记事本]输入[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],然后[另存为],文件名[WiFi.bat],保存类型[所有文件],点保存。以后每次开机双击这个文件即可开启无线网络。

 

源文档 <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498651372.html?seed=0>

 

已使用 Microsoft OneNote 2013 创建。